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挺住! ——坚韧不拔的“红旗渠人”精神 (诸炳兴)

点击关注👉 知青情缘 2024-02-02







 


河南,挺住!

——坚韧不拔的“红旗渠人”精神


作者:诸炳兴






  今天清早,我在微信看到河南新乡林州大峡谷景区导游姑娘胡洪静发出一条消息:暴雨还在肆无忌惮地下着,我家里开始进水了……


  让我回想起了这个姑娘曾经讲的那个催人泪下的红旗渠故事……



  听导游胡洪静讲红旗渠的故事


  2015年  4月22日早上,我们参加山西、河南之旅的知青,乘车赴河南新乡辉县游览河南最美的景区林州大峽谷景区。大巴在行驶途中,大家从车窗向外望去,眼前这座巍峨的太行山,整座大山,直上直下,猿猴难以攀岩,飞鸟难以驻足,没有一个落脚点,被誉为“太行山南秀北雄”最胜出的林州地区,盘旋在太行山腰处,有一条闪闪发光的蓝色的飘带,这条飘带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它叫——红旗渠!


 

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公里,总长 2488公里.


  车到了林州,亲近太行山下,当然让我迫不及待地要了解那举世闻名的红旗渠的神秘。这时,车上的林州地接导游胡洪静姑娘,面带笑容地向我们介绍:自己是“原生态”的林州本地人,也许是她曾在4岁时跟着家里父母去上海呆过两年,对上海隐约有点影响。为此,对我们上海游客相敬如宾,格外亲热。在行驶中的大巴上,小胡妙语如珠地串联起了林州半个世纪的历史,串联起了林州苦难的历史和苦尽甘来的快乐。叙述了她姥爷与父辈们修建红旗渠的经历。这催人泪下的故事,让车上的知青们泪水涟涟,把我带进那个年代,那一幕幕战天斗地的场面映入眼帘,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小胡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长辈们讲述红旗渠修建许许多多的真实故事,他们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巅!成为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发扬光大。“红旗渠”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也让红旗渠这个名字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声名鹊起,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的水长城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是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县,林州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人相食”5次。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苦。那是一个回忆起来只有黑白色,放映出来只有黑白色的时代,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个贫穷的小县城里面,“光临秃山头,缺水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十年九旱,干旱缺水,荒草不生,水贵如油,用一种稍微夸张点的说法跟大家形容一下,那个时候的人“一辈子就洗三次澡”,那是出生的时候洗一次,结婚的时候洗一次,死的时候再洗一次”,虽然这种说法也许有点夸张的,但也反映出了那个时候的缺水写照。


   那个时候林州总面积有2046平方公里,100万人口,有58万亩土地,可是水浇地只有1.24万亩,而且那个时候降水量极少,而且极其不均匀,七八月的降水量占了全年的百分之七十,你算算每人每天平均粮食能有多少。就是因为如此的境况,林县老百姓不能在坐以待毙了,决定要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于是他们开始勘测水资源,寻找一万种可能有水的地方,苦苦追寻可还是无望。林州位于河南省最北边,在林州与河北的分界线中间就流着一条漳河,山西也是有水的大城市,河南也不缺水,为什么就林州苦苦寻不来水呢!就是因为地处的海拔高,土地自然流失,沉积不住水。真的就是因为断层多,难以寻到和开采地下水?


  就是因为这些难道就愿饱受苦难,无水无食?不,不能这样,也不允许这样,可是,还有什么办法呢?


   就在老百姓绝望了,想要放弃了的时候,林县来了一位书记,他叫杨贵!也许大家对这个名字非常陌生,是他以身作则,亲自带领林州人民,不畏艰难,知难而上,历经千难万险,坚持不懈地修建了红旗渠,这完全要归功于老书记杨贵。杨贵的名字对林县老百姓的影响力竟然如此之深,如今,只要说起“红旗渠”,杨贵的名字与红旗渠被紧密相连了。


   那年,杨贵是那个时候林县县委第一书记,他来林县那年只有26岁,干了整整21年,十年的坚信与智慧,十年的付出与辛劳,他把最美的年华,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个小县城,十年修渠,十年致富。(最后他被提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副部长)。

    杨贵来林县时,老百姓每家每天只有6两粮食,那天,为了迎接书记的到来,村里给他凑了一桌饭让他吃,面对这一桌不算丰盛的饭菜,可对于苦难的林县老百姓来讲那可是求之不易的,他很为难,对老百姓们说“我也吃不了这么多,来咱都坐下来一块吃”,老百姓们听后说“书记,您吃,这是我们专门为您准备的,您就吃吧!”杨贵看着热情好客的老百姓们不好再推辞,只能拿起筷子吃起来,刚吃了一口就把筷子放下了,大呼道“这太咸了,有水喝吗?” (那时老百姓为了省菜下饭,一般菜都炒得很咸)。在一旁的人听后说:“书记,饭菜您尽管吃,不够了我们再给你弄,但是没有水喝!”杨贵听了这话就不相信了,怎么可能呢,这么大的一个县城怎么会没有一口水喝呢,水可是生命之源啊!于是,他挨家挨户的翻找,发现这里真的没有一滴水。他回到县城后跟那个时候当官的说:“这个县城都贫穷落后到这样一个地步了,连水都没有,你们怎么就不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当官的说:“不是我们不去想办法,是没有水源,没有办法啊!”杨贵说:“不是没有办法是你们从来都不去想办法解决,不给群众解决问题的领导不是好领导!既然境内的水我们用不上,那么我们就出去境外寻找水资源”。


   于是,他成立了三支队伍出去寻找水资源,每支队伍为五个人一星期的时间,第一支队伍去的是山西省壶关县,第二支队伍去的是河北省涉县,第三只队伍在本省的辉县,开始了寻水旅程,一个星期后人都回来了,杨贵迫切的问到:“找到水了吗?”众人摆了摆手,摇了摇头,说:“没有水啊!”杨贵不服输,不相信,他立志要为这片土地的人民脱离无水的生活!于是,他亲自带人勘测,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发现其漳河水可以用,只不过我们一直在考虑,漳河“九峡十八断”,它从山西往下落,每走一段就会形成一个大大的断跌,到我们林州境内非常低,无法跨过我们所处的450米的海拔,于是他们立马勘测发现这个方法可行,然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引漳入林,跨省调水,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他们在漳河的源头那修了一个70米长的拦河坝,把水位逼进了巍巍的太行山腰。


林县人民以大无畏的精神“重新安排林县河山”

  

   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作决定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专门研究"引漳入林"工程。


   工程决定于1960年2月开工,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县只有150亩耕地、300万元储备金、28名水利技术人员。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靠林县人民一双手,一把锤,一根钎,十万大军,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修渠民工自己动手,想尽各种办法解决住的问题。大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垒石庵,有的挖窑洞,有的露天打铺,睡在没有房顶、没有床、更没有火的石板上,抓把茅草当铺草,真是铺地盖天。几块布撑起来,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部。民工们带着家里的铁镢、铁锹、小推车上了工地,用这些原始的劳动工具,开始了修建红旗渠这样的大工程。历时十年,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在太行山腰间盘山而过,修建了一条长达1500公里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


  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公里,总长 2488公里. 红旗渠工程总投资 125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625万元,占37%,社队投资7878万元,占63%。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

  在10年的修渠中,住地再难再苦,可是整个工地上没有任何人用修渠的钱盖过一间房子。那是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到文革初期,整整十年,工程花费一个多亿,可就没有出现一个贪官。

 

  参与群众7万人。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10年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在接到设计红旗渠的任务后,不畏艰险,翻山越岭,进行实地勘测。期间他遭遇了母亲病故和妻子救人牺牲的巨大变故,仍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坚持奋斗在红旗渠建设的第一线。1960年3月28日下午,吴祖太听说王家庄隧洞洞顶裂缝掉土严重,深入洞内察看险情,却不幸被洞顶坍塌掉下的巨石砸中,夺去了年仅27岁的生命。

  

  我们永远铭记也感谢了一位劳模——任羊城,也许大家对这个名字非常陌生,可是他却感动了无数人,他是那个时候除险队队长,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到90斤,是那个时候女子心中标准的一级残废,但是他的精神却是很多女子所向往的,当年修建红旗渠是在巍巍的太行山半山腰上,太行山直上直下,飞鸟难以驻足,猿猴难以攀岩,没有一处落脚点,这就是个死活,上头是不断下落的松石头,下面是万丈深渊,修渠人们就腰系麻绳,像荡秋千一样悬吊悬崖峭壁的空中,除石排险,他们需要放炮炸平台,然后人站在上头一锤一钎凿渠,每次放完炮就需要一支大智大勇,不怕死、不怕难、不怕苦的人来除险,于是他们成立了一支除险队,任羊城自告奋勇担当除险队队长,他说:“所有的难活苦活我来干!”所以他们的队员是这样形容他的“俺们队长任羊城,早在阎王那里报了名!” 有人说他们都是把命拴在腰上过的!每次去修渠时,就会跟没有去修渠的人说:“我去修渠了,如果我没有回来,我的枕头底下还有几两粮票你拿去吧,吃个饱饭,我也就只有这些了!……”

  

  大家也许还记得中国著名记者穆青这个名字吧?他跟随采访、记载红旗渠创业的整整十年。穆青还是一名小记者的时候,曾采访过任羊城,问他一个问题:“当年你是怎么修的那条红旗渠?”任羊城听了这个问题之后,他什么都没有说,他把他的衣服撩了起来露出了腰,腰上是一圈新茧加老茧,密密麻麻的跟虫子似的爬满了整个腰身,你根本分不出来什么是他长出来的肉,什么是他磨出来的茧,有的地方还在已经溃烂,有的地方还在往外渗血。然后穆青就哭了,说:“你真是红旗渠的好儿女!”二十年后,穆青当了新华报社的社长,他跟他的部下说:“麻烦你帮我去林州跑一趟,帮我看看还有没有任羊城这个人,如果有,你告诉他我想他了,让他来见见我!”那个时候不能说我们这已经过上了好日子,最起码吃的饱穿得暖有水喝,任羊城听到通知后,从家里准备了自家鸡产的蛋、种的菜,披了一件破棉袄就去了。穆青一见他,就摸着他腰上那圈依旧还在的老茧,跟虫子一样在他的手心蔓延,一直蔓延到他心里,他与任羊城拉着家常,却是泣不成声,声泪俱下。


    后来穆青去世了,当然这就是后话了,消息从北京传到林州,当地的老百姓们在街头是抱头痛哭,多么好的领导啊,没有一点官架子,每次都只是问我们有水喝没有,农业发展的怎么样!他这说走就走了。任羊城十分痛心的说:“北京真的太远了,我们这把老骨头是真走不过去了,要是近点,我们早去看你了。”


    去年,人们听任羊城老前辈讲红旗渠的故事,他从门口走到讲台不到200米的距离他走了整整半个小时,走一步颤一下,会场内上千号人全体起立,肃然起敬的看着这个年过八旬的老人,看着这个红旗渠的子女,看着这个让我们敬佩的老前辈,整个过程,无数次被雷鸣般掌声打动,他哭了很多次,情绪波动很大,最后他走的时候说了一句:“红旗渠,我修了整整十年,让我讲一年按照一天算,我也得讲十天十夜也讲不完,没有领导的带领,没有兄弟们的齐心协力,就没有今天的成就,也没有现在的红旗渠,我感谢所有红旗渠的修渠英雄们!”


作者与导游胡洪静

  

  是啊,整整十年的艰辛与智慧,整整十年的风吹日晒,愚公移山是神话传说,可是林州的红旗渠却是现实的写照。今年四月五日,红旗渠通水整整五十周年,它屹立在了太行之巅整整半个世纪了。看着一代又一代的林州人民从贫穷到小康,它孕育出了伟大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小胡说:“我听了姥爷的故事,看着一个86的老人在我面前时而笑,时而哭,时而气愤,有时还会激动的大哭,就如任羊城老爷说的,修了整整十年,不是一言两句就可以讲清楚的”。


    今天,我只是把胡洪静姑娘听姥爷讲红旗渠的故事讲述给你们,让更多的人认识红旗渠,了解红旗渠,它的存在就如长城,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魂魄是一样的,它是林州人民的骄傲,是红旗渠儿女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60年后的今天,洪水无情,中原大爱!!


   河南人的勇敢,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水灾中最亮的灯塔。


   一个民族的坚韧度,不看英雄,要看无名之辈。


  风雨面前,我们一起扛!



2021年7月22日于上海




作者 :诸炳兴    老三届上海知青   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景洪农场)机关从事宣传工作。

1983年云南调回上海。知青生涯13年。上海某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退休)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闵行区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作品荐读




【知青情缘】诸炳兴文集(126篇)


浓墨重彩版纳   喜迎建党百年 ——读画家李连儒的新作《1950一2021版纳的辉煌》(诸炳兴)


农兴茶馆的“男阿庆嫂” ——我的舅公是上海地下党(诸炳兴)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河南,挺住! ——坚韧不拔的“红旗渠人”精神 (诸炳兴)

点击关注👉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